北单实体店主

足尖上的巴西

北单实体店主微信:av616X4

每年7月19日是巴西的国家足球日。4年前的这一天,巴西足协发文,“这项运动代表着我们的身份,诠释着我们的文化。感谢你,足球!”

巴西人为何如此爱足球?巴西圣保罗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巴西足球文化研究者束长生认为,巴西足球发展早,普及率高,足球产业总体水平高,同时,足球对巴西人而言更是一种文化,是底层人民改变命运的希望,也塑造了巴西人的民族认同。

巴西东南部的圣保罗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市中心的查尔斯广场为纪念查尔斯·米勒而建,他为巴西带来了真正的足球和足球规则。

1863年,英格兰足球总会成立,标志着现代足球的诞生。11年后,查尔斯在巴西出生,作为来新大陆淘金的苏格兰人后裔,后来被送回英国读书。在英国期间,查尔斯接触到了职业化的足球。1894年10月,查尔斯回到巴西,并加入圣保罗竞技俱乐部,一边打板球,一边宣传足球。

其实在查尔斯回到巴西之前,这片土地上就有人踢足球了——1894年4月,英国人托马斯·多诺霍在里约热内卢的纺织工厂工作时,组织了巴西有记载的第一场足球赛。当时,人们踢球仅仅为了娱乐,并不注重规则。

查尔斯给巴西足球带来了规范和技术。很快,圣保罗举办了规模很小但运转流畅的锦标赛。足球由此风靡起来。1904年,查尔斯在一封信中写道:“仅在圣保罗市就有六七十家足球俱乐部,一场联赛总会有两三千人到场观战,决赛会有6000人……”

起初,足球只在巴西上流社会流行。巴西工厂球队的出现,促进了足球在平民群体中的普及。1904年4月,班古足球俱乐部在里约热内卢的一家工厂成立,成员起初由工厂技工和管理人员组成,后来工人也被吸纳入队,帮助球队进入顶级联赛。

渐渐地,足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巴西社会阶层的融合。来自各阶层和种族的人在一起看足球、踢足球、谈论足球,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和球星加油。

如果坐在20世纪前20年的南美洲足球赛现场,你会看到混血球员的“全副武装”——将自己的脸涂白,头发拉直、再用头巾包裹起来。这是因为在1916年南美足球锦标赛前夕,由于巴西队有混血球员,阿根廷媒体将巴西队员称为“猴子”。为摆脱这一称呼,第二年的锦标赛上,巴西派出一支全部由白人球员组成的球队。

巴西足球发展历史_巴西足球文化_足球

属于混血球员的历史性时刻发生在1919年的南美足球锦标赛,巴西队作为东道主一路挺进决赛。这场决赛踢得很胶着,巴西队的阿图尔·弗雷登里希攻入制胜球的那一刻,球迷中瞬间爆发出一阵阵“巴西万岁”的呐喊。

弗雷登里希就是一名混血球员,他的父亲是德国移民,母亲是非洲裔。这次胜利令他一炮而红。弗雷登里希等非洲裔球员的成功激励了后来者,他们刻苦训练,跻身球星行列。在那时的巴西,足球成了非洲裔平民提高社会地位的通道,甚至是唯一通道。

然而1921年,这个通道被堵上了。在国会议员的强烈建议下,时任巴西总统佩索阿决定,国家队不得征召非洲裔球员。

1929年,席卷世界的“大萧条”重创巴西经济。此时距巴西独立已有100多年,但因为种族歧视等原因,巴西人民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感。1930年,瓦加斯就任总统,他决定改变这种局面,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足球。

1938年法国世界杯,两名非洲裔球员达吉亚和莱昂尼达斯入选巴西国家队。在一场比赛中,莱昂尼达斯背对球门跃起,在空中仰面后翻,将球踢向球门。这一高难度技术动作后来被称作“倒挂金钩”。莱昂尼达斯是第一位在世界杯赛场使用“倒挂金钩”破门的球员,主裁判从未见过这一射门方式,草率地吹掉了这粒精彩进球。幸运的是,巴西队最终战胜了波兰队。

获胜的消息和莱昂尼达斯的精彩表现令巴西人兴奋了一个月。各界名流纷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认为足球已经成为巴西国家认同的基础。巴西诗人马查多甚至写诗盛赞:“巴西之魂啊,谨以我诚挚的一吻,供奉于你们英勇的足尖!”

20年后,又一位黑色皮肤的巴西球员闪耀世界杯赛场——17岁的贝利用6个漂亮的进球,让巴西队捧起了首座世界杯冠军奖杯。从此,“桑巴旋风”成为世界绿茵场上最亮丽的风景之一。

巴西是一个种族多元、文化多样的国家。在这里,足球不但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能够涵盖巴西复杂的社会和种族阶层,既认可巴西的过去,又着眼于未来。作为一项深入人心的运动,足球为巴西人提供了理解自我与凝聚民族认同的独特视角。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8日 17 版)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