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足球事业就是一个由各个不同单位组成的一体化的生态圈。这些不同要素如果能够相得益彰,互为支持,则足球事业的生态圈将健康有序的运转。反之,则会相互抵消,造成生态紊乱。
德国足球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足协及联赛职能部门在德甲运转以及整个德国足球大系统中的重要领航角色。
因此,我国必须坚决打破传统僵化的足球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整合管理资源,构建民主、专业、更富效率的职能管理部门,在联赛长远规划、联赛品牌建设、联赛健康监督、联赛风险预防、联赛人才培养等领域缜密计划、大胆投入、形成特色,力争从构建生态化的联赛系统入手,进一步加强对我国职业联赛的顶层设计,在明确职能部门的治理职责及权限基础上提高其治理业务能力。
PART/1
PART/2
其次,强化俱乐部公共服务职能,紧密联系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发展。当前,我国以中超联赛为首的职业联赛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中超联赛及其各俱乐部的社会影响力广泛增强,知名度日渐提高,同时我国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事业也开始快速起步,如何将联赛的发展成果分享于全社会,让联赛的发展与社会足球、校园足球的发展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互相支持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我国大力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务必要充分利用职业俱乐部的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并发挥其服务职能,这不仅有利于俱乐部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品牌效应,更会对我国草根足球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同时也是进一步构建我国青训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
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通过行政途径、法律途径和奖惩相结合等多种手段督促俱乐部在构建青少年梯队建设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并给予配套性的政策、财政、保险等支持,最终结合广泛的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网络合力打造覆盖全国的青训系统网络。
再次,注重俱乐部和联赛长期规划和财务健康水平,提升联赛健康度。在我国不断加强“外援”军备竞赛的中超赛场,各俱乐部的财政健康必须得到有效监控,这不仅关系到俱乐部的长远利益与发展,更关系整个联赛的生命质量。一旦出现投资人资产不良甚至破产的不良局面,俱乐部的生存与发展将何去何从? 这必须引起足够警觉。
因此有必要对中超乃至中甲等职业俱乐部施行必要的财政公平政策,并进行严格的财政健康评估监督。无休止的购买超级球星并非长远良策,而应引导职业俱乐部向培养青年国脚甚至国脚组合为战略方向。正如知名教练徐根宝在崇明基地“十年磨一剑”培养多名国脚的“卧薪尝胆”之举,如若各俱乐部都能普遍重视青训,持之以恒进行精细化培养,加大国脚的输送力度,中国足球人才辈出的时代绝非没有来临的可能。总之,联赛的健康度越来越与青训质量与效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甚至互为动力。
最后,加强青训体系标准化建设,深化足球教练员培训机制,加大对青少年足球教材的开发力度。通过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手段督促职业俱乐部加大自身青训梯队建设只是青训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提高青训体系的培养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仍然在于系统设计适合我国足球国情的青训标准化体系考核与评估标准。
因此我国应综合借鉴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青训体系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加强与第三方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中外俱乐部软硬件设施指标和青少年球员身心发展指标间的比较研究,研发出适合我国当前足球发展现状的青训标准化评估体系进而指导全国青训机构的建设。
另外,加大基础足球教练员普及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建设我国高水平的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大 B 级教练和 A 级教练的队伍建设,因为这些教练是足球教练金字塔的中坚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在校园足球普及过程中对适合儿童身心发育规律的足球教材体系的开发是极其必要的,这将直接关系到儿童对足球的健康认知及其兴趣的持续性培养。
·END·
文|明德
图|德国足球甲级联赛
CAF官网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