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能容纳72000人的上海体育场,坐进了60031名“红蓝球迷”,创下球队改造后上座率的新高。由申花、海港联袂上演的第35场上海滩德比,最终以主队1比2惜败告终,但两队依旧暂居中超积分榜第一、第二位。从整个中超夺冠悬念来说,这场比赛无疑实现多赢:申花依旧暂时领跑,海港、成都蓉城和北京国安或缩小差距,未来联赛夺冠走势的关注度水涨船高。
上海冠军德比向全国乃至全球展现这座城市的足球文化和城市魅力。
这个夜晚,如果纠结于一场比赛的输赢,或真的格局小了。这是一场没有输家,赢家是上海足球乃至上海这座城市。海港主帅穆斯卡特坦言,“两支优秀的球队踢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不仅是上海,中国足球应该为此感到骄傲,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足球充满活力。联赛各方面都在提升,办赛水平在提高,这都是对上海和中国很好的对外宣传。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有能力向其他国家展示自己的职业联赛。”
水庆霞、徐根宝等名帅将率队出征全运队,背后是上海重视青训人才培养。
这场精彩的上海冠军德比前一天,就在这个球场,上海市足球协会与德国著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海足球队出征仪式,四支全运球队将得到冠军品牌加持出征全运会;一周前,在设施同样先进精良的上汽浦东足球场,扮演“青训版”世俱杯角色的明日之星冠军杯落幕,上海全运U16队夺得第五名的历史最好成绩。三件看似毫不相关的申城足坛事件,草蛇灰线背后是伏脉千里的上海足球金字塔“改革密码”。
冠军德比,金字塔尖
由申花、海港联袂上海的“红蓝”上海德比,如今已进入了第13个年头,尽管和欧洲长达百年的德比如默西赛德郡德比、米兰德比相比,底蕴还有不小差距,但上海职业足球的德比文化已基本成型。作为上海足球金字塔的塔尖,上海申花、上海海港两家俱乐部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
有了这两家国内顶级职业俱乐部的存在,尤其是上海德比不断进阶到“冠军德比”,职业足球已经成为上海体育乃至上海这座城市的金名片,精彩纯粹的激烈德比也向全国球迷展现着这座城市的综合文化体育软实力。
上海德比,两队主帅在赛前握手。
这场上海德比,也创造了上海体育场改建后的上座率新高。
放眼伦敦、纽约、东京、巴黎和洛杉矶等五大城市,除了拥有全球顶级赛事、体育媒体发达外,职业体育高度发达甚至拥有国际知名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一个重要特征。
从这个标准来看,在上海政府部门的殷切关心下、上海国有企业的投入运营下,上海职业体育也比较发达,目前是国内唯一拥有足球顶级联赛冠军德比的城市。
2023赛季、2024赛季,两支申城球队连续两年锁定中超联赛、中国足协杯赛冠军,同时代表中超晋级改制后的亚冠精英联赛淘汰赛,足以展现上海职业足球的底蕴和荣光。在30年中国职业联赛、20年中超联赛历史上,这还都是第一次。
上海德比也向全国乃至全球展现申城的足球文化、城市形象。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是“双向奔赴”的过程,也是城市发展的高阶化形态,让城市成为体育赛事的“赛场”,体育赛事成为城市的“秀场”,是上海一直努力和探索的方向。上海正在向着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方向不断迈进,其中上海的职业体育尤其是职业足球,在这方面扮演着“先锋队”的角色。
尤其是这场第35次上海德比,当60031名球迷购票走进上海体育场,每张球票的平均价格约为200元,这场比赛仅门票一项就拉动了1200万元的消费。
每个周末前往上海体育场、上汽浦东足球场,已经是上海很多球迷的文体消费选项,一年的体育观赛消费价值不菲。拥有30年发展历史的申花、即将迎来20岁生日的海港,都拥有并发展着自身的球迷消费群体,上海职业足球已逐步培育自己的足球文化。
明日之星,金字塔身
8月3日,2025上海明日之星冠军杯足球赛在上汽浦东足球场落下帷幕,巴西豪门弗鲁米嫩塞U16梯队战胜葡萄牙劲旅本菲卡U16梯队,最终捧起青春版“世俱杯”冠军奖杯。颁奖环节,当天冒着酷暑走进球场观赛的10177名观众不愿离开,他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冠军球队捧杯的激情瞬间。
一帮16岁的小孩子踢球,但因为他们都来自世界豪门梯队,依旧吸引上万名上海球迷来到现场观赛。
在粤港澳全运会足球项目决赛阶段倒计时之际,由成耀东挂帅的上海全运U16队,在明日之星冠军杯接连交锋世界顶级强队,通过这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比赛锻炼,为备战全运积蓄力量、提升经验。最终,上海全运队尽管先后不敌英超曼城、葡萄牙本菲卡的同龄梯队,但之后接连战胜德国莱比锡红牛、日本神户胜利船和法国马赛U16队,创造了第五名的东道主球队最好成绩。
在笔者看来,像明日之星冠军杯赛事,其实扮演着上海职业足球金字塔身的角色——有潜质的准职业球员崭露头角,通过世界顶级赛事寻找差距,未来不断提高和成长。
这批上海的16岁小将,未来有望进入申花、海港的一线队。
由于上海拥有两支顶级职业俱乐部,培育了一大批热爱足球、愿意消费的球迷,上海全力打造以明日之星为代表的国际青少年顶级赛事平台,首先是为上海全运适龄队伍搭建交流平台、积累经验,为他们未来进入更高的职业联赛一线队进行储备。
以上海全运U16队为例,球员分别由申花、海港、幸运星嘉定汇龙、杨浦体校等青训机构输送,其中来自上海海港的许祺祯、李文博,来自上海申花的顾博宇、施子骞以及来自上海幸运星的李秋甫,都曾入选过中国U16国家男子足球队。
此外,来到第四年的赛事,也借助上海德比两家职业俱乐部的优势,培育更多的足球消费人口,同时向全球展现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2025上海明日之星冠军杯足球赛的一大突破,是决赛的现场观众人数首次破万。
全球豪门的梯队小将,在上海领略这座城市的魅力,足球是宣传一座城市最好的窗口。
去年,决赛的球票销售数量在5000张左右,但今年赛事决赛当天,“白玉碗”内人气爆棚,超万名观众涌入赛场,火爆场面甚至让主办方不得不临时加开看台以满足市民的观赛需求。
不少球迷首先是申花或海港球迷,也是曼联、切尔西等英超球队的粉丝,来到现场观赛则成为支持上海全运队的“上海球迷”。足球观赛,尤其是花钱买票观赛,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消费习惯。
全运出征,金字塔基
“三条纹”跃动申城绿茵,剑指全运启新程。8月8日下午,上海市足球协会与德国著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海足球队出征仪式,在上海体育场会议中心举行。看似只是一场商业活动的签约,背后其实是上海足球长期重视青训,尤其是利用全运会这个体育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培养挖掘自己的本土足球人才。
上海队征战全运队,也是检验申城青训质量的机会。
作为中国近代体育的发祥地,上海与现代足球的缘分可追溯至19世纪60年代,百年积淀铸就了深厚的足球文化根基。2009年,徐根宝率上海队夺得山东全运会男足项目金牌,这是上海男子足球相隔整整26年重夺金牌——这次夺冠,更培养出武磊、张琳芃、颜骏凌、王燊超等一大批优秀本土人才,这批35岁的老将至今还是上海海港队本土球员的主心骨。
2013年辽宁全运会,同样来自根宝基地的李圣龙、杨世元等帮助上海队再度夺冠,他们中的佼佼者依旧闪耀在上海两家俱乐部;2017年天津全运会,上海男女足四支队伍包揽冠军,创下全运会的一项纪录,其中根宝基地的队伍实现了三连冠,特别是1999-2000年龄段的朱辰杰、蒋圣龙等,如今则是上海申花队的核心力量。
2009年,徐根宝率上海队夺得全运会男足冠军。 顾力华 摄
今年,提前结束的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女足U18、U16角逐中,上海全运女足两支适龄队伍先后夺冠,展现出申城足球扎实的青训基础。接下来,由徐根宝掌舵的上海全运男足U20队、由陶金执教的上海全运男足U18队、由王赟担任执行主教练的上海全运男足U16队以及由水庆霞执教的上海全运女足成年队,将在冠军品牌阿迪达斯的加持下,继续剑指大湾区全运会,力争成为最好的自己。
上海全运队的出色成绩,来自上海足球相对扎实的青训家底,其中上海特有的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体系功不可没。自2015年开始设立、建设至今,上海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目前已达16家,由申花、海港等职业俱乐部梯队,普陀足校等传统体校,以及幸运星等社会机构共同构成多元化格局。“这是上海青训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上海市足协党支部书记邢建平表示,2024年上海输送到国青国少集训队的男女足小将约90人,其中95%来自于此。
徐根宝扎根崇明岛十年磨一剑成为榜样,吸引更多上海足球人扎根青训。
虽然上海人口在全国各省市明显落后,但始终位列全国青训人口中处于第一梯队。上海青少年足球注册人口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从2015年的3779人,到2021年的5999人,再到截至2024年年底的7177人(男队员5255人,女队员1922人),十年间翻了一倍。
同时,至2024年,上海市注册在列的青训机构达到112家,注册教练员为1574人。这些青训的孩子中,不少人都向往成为职业球员:身披申花、海港的战袍,为上海这座城市争冠,努力进入国家队为中国足球添彩。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