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单实体店主

中国足球悲剧现状:大多数国人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国家的足球

北单实体店主微信:av616X4

对自家的足球,有多少认知误区?

最近国足几场赛事下来,讨论的人又多了。当然内容几十年如一日。不提也罢。

说到底,咱们对自己国家的足球实在了解的太少,甚至可以说我们之中知道马明宇、黎兵这些97国足黄金一代的球星就能当球迷圈里的大神看待了。现在的年轻人对欧洲五大联赛如数家珍,问起自家足球,怕是只熟悉广州恒大。

这还不算最惨的,有些城市没有职业俱乐部,足球氛围不高。能知道梅西都很难得了。

而国足在网上的差评便源自这些认知误区,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媒体的锅。通过媒体的渲染,中国男足的形象是什么呢?——大腹便便,球场散步,技术稀烂,但是年薪百万、豪车娇妻、日日出入各种会所。训练?根本没有。

这样的形象让不少好事的有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天真。而实际上,你们连体校高中生的体能训练都过不去……

足球文化普及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我们对于中国足球认知的许多误区大多数是没用好好做知识普及,又喜欢以讹传讹。加上足球圈愿意虚心请教和弯腰科普的人少,是时候洗把脸看看真相了。

先从些小的来。

——中国的校园足球联赛没有观众,发展太差。看看人家日本座无虚席。

如果单从画面上看,这么说确实没错。但是这么说的人忽略了时间问题。以大足联赛大区赛和全国赛为例子。开球时间分别是早上的8:00、10:00,下午的2:00、4:00。且比赛时间多为周中工作日,参赛学生大多数要向学院请假,远赴客场作战。这真是不花钱请你哪来的观众- -。在我国国情还是把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放在第一位的,热爱也是要讲基本法的,并不是社会不关注这些踢球的孩子,而是真的错开了时间。而日本方面做得就非常到位,毕竟日本高中足球联赛几乎是职业联赛之下第一联赛,加上日本地儿就那么大,看球便利。但日本的座无虚席绝不是每一场比赛都是如此。我们所见的在万人体育场高水平转播那至少都是地区决赛的阶段才会看到。预选赛阶段没有这么高级别的待遇,外国的月亮可不是每天都这么圆。

大足联赛高职组揭幕战 体育场前排观众并不少

可惜同样在决赛圈,无论场地还是观众都相形见绌

不过这类说法如果放在校园内是合适的,大多数学院的院内联赛就只有球队家属前来加油助威,比起篮球场的座无虚席差距确实很大。毕竟在普通学校目前足球观赏性与普及度相比篮球确实不及。篮球一场打出100:98那叫精彩。足球一场踢个6:5容易被骂后防隐身守门菜鸡。在吃瓜群众看球文化形成前这个观念只能等时间解决。

——新疆球员是因为穷没钱打点关系所以踢不出来

这个观念实在是有些“代谢问题赖地球引力了”,新疆球员强普遍因为我们在校园联赛或者少年队看到他们“带球如风,身强体壮,比同龄汉族球员高不知道哪里去了”就认为此子必成大器。但这纯粹是个发育问题,维吾尔族、回族、藏族的小伙子发育期要稍早一些,在一个年龄段内他们要明显优于汉族。但是随着汉族同学的发育期到来维族兄弟的优势就会变小,并不是每一个维族都是叶尔凡这样的天选资质。不管一个俱乐部教练有多需要花钱做所谓的打点。成绩还是首要追求。而职业俱乐部实际上并不缺少数民族球员,为什么打不上一线队仔细想想就该明白。买提江和巴力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大足联赛的校园组和超级组甚至高职组冠军没有一支新疆学校似乎也能说明写问题。与其说新疆,我反而更看好延边的朝鲜族少年们。

——女足能踢爆男足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看年龄决定。10岁女足说不定还真能踢赢8岁男足呢~不开玩笑了,中国女足虽然在女足中相当出色,但实际水平大概是中国足球丙级联赛中游水平。女足国奥队在国内拉练找男队踢热身赛还需要找半职业甚至业余队伍练习。有时候还找上了当地足协的U16队伍上演评论区挂在嘴里的大人踢小孩的好戏。

足球即时比分_足球_天下足球之疯狂的足球

所以女足踢男足的结果,可想而知。

女足最近日子也不好过,磨合期遭澳大利亚上课教育。不少人怒骂足协换帅昏庸,谁又能保证不是队员水平问题?女足有王霜这样的天才,所以女足十一人都叫王霜吗?

——我是xx城市业余足球队的,我认为我们能挑战中国男足

这类问题纯属于自我炒作,真约战估计女足国奥都踢不赢,就不浪费口水了。

——职业球员训练不刻苦,比赛完只想着去XX会所,只会练腰腹运动

这个问题应该是起源于周海滨的天上人间事件,中国职业球员在起步阶段确实存在管理不专业,职业化程度低,球员严重不自律的问题。但一件老梗放现在以讹传讹就过分了。但男足有些老大哥身材实在太容易让人无解,

比起那些一身腱子肉的老一辈,郜林、王永珀等人曾被曝光一身肥膘,腹肌九九归一。被指责作风问题真要反省一下自己。但是足球又不是健美比赛,职业球员的训练量是没得质疑的。在之前的文章曾经提过广州恒大半天的基础训练量连健身教练都难以熬过,更别提有氧运动一天不超过60分钟的普通人。但这么大训练量却为何还会有小王这样的身材呢?原因是饮食,小编这里略加一脚油门——如果一名球员沉迷某种娱乐,那绝不仅仅是肚子上有赘肉的问题。长期进行某种娱乐的人两眼无神、面容枯槁、别说踢球,能完成球队一天训练量都是够呛。国足这些腹肌终结者吃的是饮食的亏,管的住啥都管不住自己的嘴啊。烤五花肉香不香?煎饼果子炸鸡好不好吃?这些高热量食品产生的脂肪可不是靠训练就能消耗干净的。久而久之,五花肉就长到了自己身上。现在各大俱乐部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大多数已配备更专业的营养师解决球员身材问题。

但是肌肉绝不是大就好,

张玉宁这一身肌肉曾被不少吃瓜群众誉为国足榜样,但这身肌肉带来的体重却严重影响了他的灵活和速度。这说明练啥都讲究个度啊。

——看不起依靠点球打入唯一进球的胜利。

战胜乌兹别克令所有球迷为之欢腾,但不和谐的声音依旧不缺。甚至有人提出靠一颗点球的胜利是耻辱的说法。这是错误足球文化带来的恶果。点球是禁区内被犯规应得的判罚,06年意大利凭借格罗索点球淘汰袋鼠,法国凭借点球淘汰葡萄牙的时候可没听过这一说。而点球鄙视论应该是“梅罗之争”的网络互喷传染恶果。从鄙视个人进球点球多到看不起点球取胜,没有一个正向引导的评论区也难免越走越黑。

——老生常谈的问题:男足浪费国家的钱,这些钱应该拿去资助贫困地区。

这问题实在不愿意再做科普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多少年了。靠国家出钱的只有体总,而国际足联明确规定政府与足协之间不得存在干预等问题。足协想拿国库的钱是痴人说梦。这么多年以讹传讹还执迷于男足花国家钱的人,你们纳税给国库的还不一定比这些球员多啊。

但说了这么多球迷的问题,到底还是足球这项运动的文化基础发展缓慢导致。习惯了举国体制的观众并不适应身体力行去普及一项运动的做法,职业球员具备职业技术却没有职业作风也让文化传播受到了阻力。上海申花夺冠之后有视频拍摄到进球功臣曹赟定在会所庆祝吸烟豪饮,夺冠的喜悦可以理解,但如此放纵自己实在不是一个志在入选国家队的队员应有的作风。职业球员不自律,吃瓜群众不积口德。这个圈子的脏乱差就不会得到改善。

但社会的足球文化始终需要球迷做出良好的联动。上海足球的成功同样源自他们城市良好的足球氛围,一座城市的上超联赛足以甩开其他城市非常大的差距,而如此繁荣的足球文化也造就了上海足球的成功。少一点地域攻击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本该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品德,在足球方面我们却很难看到这样的心态,更多的是掐架、不服气、找理由和谩骂。

我们真正的足球迷太清高了,面对那些被错误的文字带入歧途,石乐志的人我们鄙视他们,攻击他们。我们不愿意对这些疯狂的人进行劝解。我们默认他们无可救药,他们也就继续认为中国足球无可救药。

为了足球发展,我们总要躬下身去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但这类人少且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起不到推动作用。仅仅是遏制无理由喷人的喷子作用都几乎为0.改变始终还是要依靠我们的广大球迷。努力提高自己的足球知识水平,同时愿意去科普,纠正错误。足球文化的道路才会平坦一些。

努力,坚持。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