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人跟世界各国人一样愿意谈足球。由于我本人是学文科出身,而且主要研究领域是民族文化,所以习惯性地把很多社会现象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分析。我对足球一点也不懂,更不用说从体育运动角度对足球进行研究和评论。但我想结合文化研究来谈谈足球。从文化学角度看,足球无疑是一种体育文化现象。只要是文化现象均与闲暇有关。人类解决了基本的生计后才有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与闲暇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也可以把体育文化说成是一种闲暇文化。世界上那些足球很厉害的国家,足球是他们的真正的闲暇文化,就像有的地方打麻将是一种闲暇文化一样。为什么蒙古族音乐文化发达并出那么多有影响的歌手?唱歌是蒙古族一种闲暇文化,唱歌是蒙古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样道理,足球也是一种闲暇文化。没有闲暇文化支撑的足球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体育运动而已。当然一个国家足球运动的发展与其管理体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在这里我不谈这方面的问题。
我记得,好几年前,有一个巴西足球学校代表团来我校访问交流,我参加座谈,我们想学习巴西的经验,向他们请教,但让我感到很意外的是他们几乎说不出什么经验,只是不断地强调他们国家人人都喜欢足球,好像是说,足球是他们闲暇文化的全部。那次跟巴西足球学校代表团的座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对我本人的触动也很大。
我们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如果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把事情做好了,大家都想学习他的经验。然后,举办各种座谈会,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经验交流和研讨上。
我把这个道理再用读书来举例进一步阐述一下。我喜欢读书,也写一些谈论阅读推广相关的文章。但我心里清楚,写这类文章,对普通大众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大家知道,很多书话作品和阅读推广相关文章的读者绝大部分是那些爱书人,而不是其他人。读书跟踢球一样也是一种闲暇文化现象。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家庭和学校文化氛围有关。你对一群没有阅读习惯的人谈论读书就像是对牛弹琴,也可以说是浪费你和他们的时间。你是跟他们谈读书的意义,但是他们想的是其他功利性的东西。他们不但听不进去,更不会理解你,说不好他心里认定你是一个无聊的书呆子。在这个意义上,建设一个书香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家庭和学校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为他们创造条件,培育他们的兴趣。培育孩子的读书兴趣,必须给孩子一些课余读书的闲暇时间才行。真正的读书是一种个人爱好,它跟玩游戏和打麻将一样也是一种闲暇文化现象。闲暇文化的产生有两个必备条件,一个是个人爱好;另一个是要有闲暇时间。我本人认为,某一种闲暇文化的发达与宣传和经验交流没有太大的关系。
再举个例子,比读书更严肃的科研在很大意义上也是一种闲暇文化的副产品。一个学者如果整天忙于开会和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以及频繁的应酬的话哪有时间搞科研。一个真正的优秀学者最需要的是闲暇时间和安静的环境。一个一心一意想做科研的学者,他们甚至对很多无意义的学术会议都不会太感兴趣并很少去参加。因为,他们担心的是这些无关紧要的会议会浪费他的时间。特别是人文学术研究,它不需要贵重的精密仪器设备,但更需要安静和闲暇时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博士说:“真正的大学老师其实是这样的人:你不需要打卡,不需要考评,你给他们闲暇,他们自己就不可遏制地要去读书、写作、或者上课和交流。”爱尔兰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说:“真正的闲暇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作家麦加说:“我从来不相信一个呼朋唤友、在烟火生活面前如鱼得水的人会持之以恒地写作。你又不可能一边看着球赛,或者说一边在酒吧里面喝着酒,你还能进入一种冥想状态,进入不了。”别说足球、读书写作、科学研究,甚至整个教育都需要安静和闲暇时间。
我本人不懂足球,但所有的事情在大道理上都是一样的。我说了这么多只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做事情一定要符合规律,发展足球运动也是如此。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们足够的闲暇和自由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踢球。同样重视教育的我们的邻国日本小学下午三点就可以放学,我们为什么不能。因为放学时间晚而我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比他们多了吗?肯定没有。据说美国大学里没有体育课,但他们的大学都重视体育并有发达的校园体育文化。中国很多奥运会冠军由国家队产生,但美国的奥运健将很多都是在校大学生。
那么,我们怎样培育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我们必须给孩子们提供充足的闲暇时间来踢球。如果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太重了哪有闲情踢球?!足球需要闲暇时间,有了闲暇时间孩子们才会喜欢踢球。没有发达的足球闲暇文化,一个国家的足球很难走出国门。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