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2月1日消息(记者郭振丹)“金沙江路小学是我足球梦想开始的地方。”作为优秀运动员的代表,凭借自身实力强势“破圈”的前女足国脚赵丽娜在11月30日举办的普陀女足30周年主题活动上表示,在金沙江路小学日复一日的练习让她打磨出正确的训练态度,而对于普陀女足的深深感情,让她选择了回到普陀、接过教鞭,把普陀女足传承下去。
普陀女足30周年主题活动(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自1993年在金沙江路小学诞生普陀区第一支女子足球队,上海普陀女足至今已走过了30年风雨历程。30年来,普陀女足以人为本、重视青训,大胆探索出体教融合“一条龙”体系建设的“普陀模式”,培养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女足名将,帮助更多女足姑娘走向了更好的人生。
“最开始,开会的时候都是在讲男足,女足一句不提。”普陀女足功勋教练钱惠回忆最开始走上普陀女足青训教练这个岗位时,内心的最大感触不是觉得苦,而是“觉得不被重视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情”,因此她埋下理想,要把女足搞上去,让女足不拖男足的后腿。“我想让她们两条腿走路,我要对孩子家长负责,我就是以这样的心态去干这个工作。”钱惠表示。
光阴荏苒,以钱惠为代表的老一辈女足工作者仍然在青训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带出的弟子有的在女足舞台上发光,凭借自身实力强势出圈;有的薪火相传,继续深耕反哺女足;还有的则是受益于体教融合,有了更具书香气的人生。其中,以顾丽娟、陆云、徐雯佳等普陀女足姑娘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青训教练,她们出自于普陀女足,退役后又全身心投入到普陀女足青训事业中,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传承”的意义。
30年来,普陀女足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打造了以金沙江路小学女足为龙尾、梅陇中学女足为龙身、曹杨二中女足为龙头的“一条龙”梯队培养模式。三位学校校长介绍,小学阶段最关键的是重视启蒙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接触足球、了解足球、参与足球,种下“足球”的种子,在“龙尾”阶段形成女足人才“蓄水池”;中学阶段需帮助学生树立起“两腿走路”意识,充分保障训练的同时不让文化课拖后腿,通过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反哺女足队员更好地成才。到了高中阶段,“龙头”曹杨二中则将继续深化足球专项化课程,把每一个热爱踢球的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
如今无论是竞技水平还是体教融合,都取得了难以计数的辉煌成就。在前不久落幕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普陀女足输送的运动健儿成绩斐然。在公开组女足U16比赛中,普陀区输送的12名女足运动员和队友们一同拼搏,以6战全胜、进35球零失球的优异战绩夺得冠军;在校园组足球中学女子组比赛中,包含7名普陀培养输送运动员在内的上海代表团中学生女子足球队也收获了亚军的亮眼成绩。
普陀区体育局局长顾薇玲表示,“希望通过普陀女足的发展,能带动青少年体育全面壮大,在下一个十年,让全区青少年在体育运动的促进下,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跃而上、飞速奔跑’。”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