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强赛马上就要开打了,中国足球又到了特别关键的时候 。这时候,有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区楚良。在中国足球发展这么多年里,区楚良那可是有着独特地位的。他当过球员,也做过教练,跨了两个世纪,前后七次陪着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现在是云南玉昆的技术总监和中方教练组组长。他对中国足球的那些理解和想法,说不定能帮我们把眼前的迷雾拨开,看清楚以后该往哪儿走。
七次冲世界杯,荣耀和遗憾都有
区楚良的足球生涯,那故事可太多了。他以前是守门员,跟着施拉普纳和戚务生,在1994年和1998年两次冲击世界杯,当时他心里可都是雄心壮志,结果呢,两次都没成功。一直到2002年,米卢带队,他才终于圆了去韩日世界杯的梦。那可是中国足球最风光的时候,也是区楚良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退役之后,区楚良还是舍不得离开足球,就转行做了教练。他先后给福拉多、卡马乔、佩兰、高洪波、李铁这些有名的教练当助手,连着参加了2010、2014、2018、2022这四届世界杯预选赛。可命运好像就爱捉弄人,这四次努力,最后都失败了。回忆起这些,区楚良自己也说:“那四次,说不上哪次特别遗憾,但又都挺遗憾的,毕竟都没出线嘛。 ”
四次没出线,到底是为啥?
从守门员教练这个专业角度来看,区楚良觉得这四次世预赛没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了解的信息不够多、对现代足球的理解不够深,还有准备工作没做到位。他说足球这事儿可复杂了,就像一个大工程,哪个环节要是出点问题,比赛就悬了。
除了这些,区楚良还提到了一个比较敏感的事儿,就是足球界存在一些干预。有些干预和主教练的想法不太一样,会起冲突。不过区楚良不太愿意去讨论这些干预是对是错,他觉得“一千个人对足球就有一千种看法”,既然选了这个主教练,就得信他,给他足够的空间去施展本事,制定策略。至于更具体的内部操作细节,他说自己也不太清楚。
2002年出线,为啥这么特殊?
2002年国足成功出线,这事儿在区楚良心里印象太深了。和其他六次冲击世界杯的经历比起来,这次出线的情况很不一样。
先从信心方面来说,那届国家队里,每个人都对比赛充满信心,整个团队的氛围特别好,大家相处得和谐又开心,还都干劲十足。哪怕热身赛一场没赢,球迷都不支持了,媒体也各种批评,第一场赢了还被骂,主教练都快被喊下课了,他们还是没动摇,最后破天荒地出线了。区楚良到现在还在琢磨:“这到底是为啥呢?我该怎么理解这些事儿呢?反正那届国家队,对大家来说,都是最和谐、最开心、最有激情的一届。 ”
再说说教练,米卢的能力和个人魅力起了大作用。他不光执教水平高,公关能力也特别厉害。区楚良记得在红塔基地,每周四都有新闻通气会,好多记者都来,问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可米卢每次都能把外面这些矛盾解决好,让球队能在一个好的舆论环境里好好准备比赛。后来的一些主教练就不行了,有的自己闷头干,不跟外界交流,有的干脆对外面的声音不管不顾,这对球队发展可太不利了。
最后是球员。那时候中国球员的个人技术和体能,在亚洲起码是一流水平,或者是领先的。米卢来了之后,把技战术和球员临场心理这些问题都解决好了,球队整体实力一下子就更强了。
以前世预赛回顾:心态和认知很关键
回想以前的世预赛,1993年和1997年的国足让区楚良印象深刻。他觉得这两届国足和后来米卢带的那支队伍,球员水平其实差不多,教练和队员也都有实力。但这两届国足和后来比起来,在“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和认识”这方面,差别可就大了。
1997年那批球员,自信心明显不够。老是把对手想得太厉害,把自己看得太弱,没什么自信。区楚良就说,虽然了解对手很重要,可要是双方实力差不多,那就得有足够的自信去打败对手。1993年国足0比1输给也门那场比赛,区楚良觉得,结果和大家预想的差这么多,很可能是因为人性的弱点,要么太自卑,要么太自大,这两种心态都会让球队表现大受影响。
再往前说,1985年的“五·一九”事件,国足在北京主场1比2输给中国香港队。区楚良分析,这场比赛输就是因为太自大了。当时大家都觉得国足只要赢就行,甚至觉得不进五个球都不算赢,这种想法不光外面人有,球队里也这么想,这就给球员正常发挥带来了很大压力。
归化球员:是帮手还是难题?
这几年,归化球员成了中国足球的热门话题,区楚良对这事儿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国足教练组有数据能证明,归化球员一开始水平也不是特别高,是经过强化训练后,水平才提高的。而且球员在不同时候、不同心态下,表现和状态差别很大。有些归化球员两个月没训练,回来的时候体重超标,体脂也高,在俱乐部都踢不上比赛。
这就造成球迷和实际情况之间,对归化球员水平的认识有偏差。球迷都觉得归化球员水平肯定高,可实际不是这样。区楚良拿云南玉昆的侯永永举例,侯永永这赛季出场两次,已经是球队核心球员之一了,他跑的次数、对比赛的投入还有对球队的贡献,大家都看得见。但区楚良也说,中超和18强赛的比赛强度、竞争环境完全不一样,他也不确定侯永永到了国家队能踢成啥样。还有最近大家都在说的归化球员塞尔吉尼奥,区楚良说自己没和他一起工作过,关注得少,不好评价他对国足能起啥作用。不过他觉得归化球员能让主教练选人更多样,能让团队更有信心。
展望未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对于中国足球以后的发展,区楚良想得很明白。他觉得进了世界杯可不代表就重回亚洲一流了,足球发展得慢慢来,得沉淀、积累。咱们不能光想着进世界杯,得实实在在花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把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样的话,进世界杯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未来五到十年,区楚良没指望国足能一下子有特别大的改变。他更希望能真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足球体系,实实在在地把球队实力变强,把球员技术水平提上去。他还指出,现在国家队和对手比起来,没什么优势,不管是速度、防守强度,还是中场组织、前场配合,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区楚良一直强调,足球得讲究“重复性”,就是今天能做到的,明天还能做到;这一分钟能做到的,下一分钟、再下一分钟还能做到。他说:“我们常说‘有一没二三’,你再做一次试试?这话听着可能不好受,但我们要的就是‘有一有二有三’。搞足球的人就得追求完美,能不能明白这个道理,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不然永远都做不好。 ”
在18强赛马上要开始的重要时候,区楚良的这些观点和想法,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来说,肯定是很有价值的参考。我们都盼着中国足球能实实在在地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辉煌的未来。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