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单实体店主

看,荆楚足球少年正撒欢

北单实体店主微信:av616X4

湖北日报通讯员 彭青 刘璐 吕露

“快快,压上去!”4月14日,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武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武少超”)激战正酣,经过3个周末的角逐,各组别升降级名额陆续出炉。率长春街小学联合队以U11甲组冠军身份晋级超级组后,湖北足球名宿蔡晟点了点头:“孩子们练得不错,打进超级组后挑战更强的对手,能学到更多,提升也会更快。”

创立于2023年的“武少超”采用全新8人制赛制,设置了覆盖小学各年龄段的9个组别。自3月22日第一阶段赛事启动,全市共226支小学校队踊跃参与,迅速成为继晚报杯中小学生足球赛和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总决赛后,武汉校园足球又一项极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

“校园足球不仅是要普及足球运动,我们更希望孩子们从中找到快乐,磨炼出意志品质,锻炼出健康体魄。”武汉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说。

足球特色覆盖武汉半数中小学

4月10日下午4时30分,青山区钢城第二小学足球社团训练开始,9岁的高梓萌熟练地带球前冲,眼角余光扫到迎面而来的对手,迅速向右拨球成功过人。

2023年,志在打造足球特色学校的钢城二小增加了体育课足球教学,成立足球社团,请来专业教练。据教练邵胜介绍,社团每周三、周四在校训练,每次90分钟,周一、周二和周五在校外借专业场地训练,每次2小时,“孩子们兴趣很大,从不缺席。”

301班的郭俊宏上课总是坐不住。足球社团成立时,他第一个报名:“我最喜欢C罗和梅西,想在球场上像他们一样厉害。”一年过去,长高了5厘米的郭俊宏没落下一节足球社团课,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郭妈妈欣慰地说:“为了有更多时间练球,他改掉了边玩边做作业的毛病,课堂听讲也更专注了。”也是在这一年,钢城二小成功入选武汉新一批足球布局学校。

足球_天下足球疯狂足球_天下足球足球广告

武汉早在2007年就成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城市,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众多优秀国脚。硚口区新合村小学走出了冯志刚、姚伟、姚道刚等52名国脚,东西湖区吴家山中学培养了王霜、吕悦云、岳敏等超20名国脚。对于校园足球,武汉市政府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场地建设、设备购置、师资培训、赛事组织。同时,大量年轻教练的加入,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训练方法。

从2014年的近100所迅速扩大到如今的500多所,武汉市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已达全市中小学总数的50%,校园足球的竞技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班级有球队、年级有比赛、学校有代表队”在这些学校已成常态,武汉市校园足球联赛也形成了校级、区级、市级的三级联赛格局,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湖北立体化青训体系大势已成

4月6日,湖北队成功晋级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男足7人制决赛阶段,至此,我省7支竞逐十五运会足球预赛的球队全部晋级决赛圈。其中,U16男足以5战全胜、进20球、零失球的优异成绩高居赛区榜首。

7支湖北球队全部晋级全运会决赛圈,我省日益成熟的立体化青训体系功不可没。在这一体系中,湖北省青训中心和武汉青训中心发挥龙头作用,黄石、荆州等11个市州级青训中心协同推进,11人、7人和5人制足球同步发展。省、市、县三级体校联动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构建起“选材—培养—输送”的完整链条。省足管中心训练基地等一批全国一流的训练基地,与遍布荆楚的7129个比赛场地一起,为全省多层次、多样化的青少年赛事体系提供了优质平台。17851名青少年注册球员、4563名各级别足球教练和159家注册青训机构,成为推动湖北足球发展的重要力量。

经过青训体系的多年打磨,湖北足球在全国比赛成绩和向国家队输送人才上表现亮眼。仅2024年,我省向各级国家队输送球员高达75人,其中男足62人、女足13人。

省体育局副局长余平辉表示,作为全面振兴湖北足球的重要抓手,我省青训工作将持续深化改革,强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新型举省体制,创新“体校+中心+特色学校+社会力量”的青训模式,依托“61530X行动”加快校园足球发展,在全国比赛和全运会上夺取更好成绩,为湖北体育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为体育强省建设贡献足球力量。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