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死板选人迷,国足又双叒倒在印尼主场。
38度高温里,王上源一个人在中场被遛到崩溃,杨泽翔那个送点的犯规看得人血压飙升——这真是国脚水平?
更憋屈的是最后半小时,球都传不过三脚,场边伊万像个VIP观众。
所谓归化差距早不是遮羞布了。
人家印尼8个欧洲联赛归化不假,可咱们连俱乐部替补都敢拉来踢生死战。
张玉宁拼到抽筋也没用,前场拿球就像烫脚山芋。
说到底,输球根本不是运气问题。
看看技术统计更扎心:38%控球率,50%进攻三区传球成功率。
菱形中场被印尼352冲成筛子,教练临场调整约等于零。
年轻球员是上了几个,但30+老将还得扛大梁。
隔壁印尼23岁以下球员占四成,光总身价就是咱们三倍。
最讽刺的是心理素质。
印尼主帅赛前放话有六成胜算,结果咱们真就乖乖配合演出。
高温下体能崩盘可以理解,但停球五米远、防守眼神飘——这纯属基本功翻车。
多少年了,遇关键战必脚软的老毛病根治过吗?
青训问题吵了十年还是雷声大。
江苏草根联赛场均观众能破万,说明民间热情没死。
可职业梯队呢?
99年龄段连亚青小组赛都出不了线。
当足球变成某些人的政绩速成班,年轻球员在流水线上早被磨平了棱角。
别再纠结换帅或归化了。
每次失利后惯例的“深度反思”,最后总沦为甩锅大会。
要是战术布置总慢半拍、选人标准暧昧不清、青训苗子持续断档,就算请来神仙教练也白搭。
足球是圆的没错,但咱们的足球路,早被走成了死循环。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