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迎来开市两周年。总体看,开市两年以来,北交所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守正创新,市场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
数据显示,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200家,总市值突破2800亿元,公开发行累计融资超470亿元,全市场合格投资者超600万户,已有超800只公募基金入市。
五方面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交所开市两年来,围绕“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市场定位主要开展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服务了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截至2023年11月14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29家,总市值超280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占比81%,民营企业占比88%。
从科技属性看,高新技术企业占比9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近五成;8家公司被评选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家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平均研发强度4.46%,是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平均每家拥有19项有效发明专利,是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水平的2.24倍。
从经营业绩看,上市公司经营整体稳健,2023年前三季度,近九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2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五成;六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16家公司增幅超五成,17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五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26家公司增幅超五成,12家公司净利润过亿元。
二是构建了一套特色制度安排。北交所的准入标准与科创板、创业板保持一定差异,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定位,在把好入口质量关的前提下,着力提升审核效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适配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和中小市值股票特点,提供多元化的融资品种、融资方式和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实施做市交易和融资融券机制,设置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安排。
三是促进了创新资本形成。北交所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聚焦。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累计融资超470亿元,平均每家融资2亿元左右,体现了普惠金融理念。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帮助企业“快速融、解急需,按需融、办大事”。
四是实现了债券市场平稳起步。2022年,北交所以政府债券为突破口,实现了债券市场起步,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实现常态化发行。截至2023年11月14日,累计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4.25万亿元,助力政府债券扩投资、促消费、稳就业等功能发挥。
五是完善了全链条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体系。当前,北交所对新三板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22年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数量同比增加三倍,定向发行融资金额同比增加12.5%。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型对接实现破题,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制度平稳推出,畅通了区域性股权市场优质企业到新三板的便捷通道。优化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至科创板、创业板的机制安排,为上市公司发展壮大提供更加多元的路径。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创新举措密集落地
2023年9月1日,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推出的一揽子改革创新举措,被称为“深改19条”,让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站上全新的起点。
申万宏源研究所北交所首席分析师刘靖表示,“深改19条”对北交所影响非常深远。不仅为北交所设定短、中、长期的改革发展目标,并设立工作小组提升落实效率,还从北交所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改革措施。这些改革,将会引领北交所走向更加成熟开放、有影响力的市场。
《意见》发布以来,北交所一系列改革举措密集落地,推进速度和力度均超市场预期。截至11月14日,已经落地了优化“挂牌满十二个月”执行标准、取消发行底价要求、支持科创板投资者直接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允许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二级市场交易、扩大做市商队伍、修订转板指引、推出信用债等14项改革举措。
随着《意见》的发布,投资者、企业、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各方反应积极,市场整体生态呈现出积极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表示,《意见》的发布,为北交所的改革发展划定了清晰的路线图。这些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北交所的市场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未来,随着更多改革措施的实施,北交所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的融资服务,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据了解,当前,“深改19条”关于扩大投资者队伍、完善交易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举措正在稳步推进。近期,北交所将以推出IPO为牵引,以投资端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北交所的高质量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诸海滨认为,北交所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交易制度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可以借鉴国际市场的成功案例,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各方投资者积极入市
随着市场生态逐步优化,北交所对资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市场各方主体参与积极性显著提高。数据显示,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市场交易,超600万户的个人投资者,800余只公募基金以及社保基金、QFII、RQFII等多类投资者积极入市。
两年来,投资者关系管理持续改善。一方面,北交所公司积极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增强股东回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今年前三季度,八成以上北交所公司实施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超50亿元,分红覆盖面及分红金额均超过往年。另一方面,北交所公司与投资者沟通意识也明显提升。目前,北交所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近3000家次,召开业绩说明会或投资者交流会超过300场,与投资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提升公司的透明度和股东的参与感。
而北交所及其前身新三板从设立之初就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包括公募基金、银行机构等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也在积极作为,参与北交所市场建设。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募基金行业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高质量建设倡议书》,引导公募基金行业积极参与北交所市场投资,系统规划北交所市场投资业务发展与产品布局,加大资源投入,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等。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建议,可加速推动中小企业在北交所股票纳入核心宽基指数,增强北交所股票的代表性,吸引更多的资金配置北交所的优质中小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拓宽北交所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在严控投资比例的前提下,适度投资创新层,打通源头活水,实现全链条投资,引导北交所主题基金投资创新层,增强对于创新层中小企业的筛选和挖掘。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