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运动是什么?足球。
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是什么?足球。
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运动是什么?足球。
这恐怕是全世界体育迷的共识。当然,我们的伤忠篮球粉是永远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他们会从各个角度分析篮球强于足球。比如NBA巨星在我们的受欢迎程度,篮球在我们的普及程度,远远高于国足的我们男篮成绩等等。
篮球粉丝说得没错。确实,篮球在我们非常普及,甚至比乒乓球还要普及。以至于在我们这片足球荒漠地带,篮球在影响力方面跟足球并驾齐驱分庭抗礼,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两项运动哪个最精彩?哪个魅力更大一些?
毫无疑问是足球。单比精彩程度和魅力,足球就是东北虎,篮球就是橘猫,其他运动是昆虫。
作为国足伪球迷,曾经的姚明粉丝,发表一下本人业余的看法,足球的魅力超过其他体育运动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规模宏大,几万观众和比赛队员同进退共悲欢,最大限度实现共情;
二,比赛过程流畅自然,如滔滔江水连绵无尽;
三,悬念迭起,强队旨在夺冠,弱队也有生存的法宝,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竞技体育魅力之一。
四,球队矩阵式的阵型充满了几何美感,是最符合兵法的体育运动,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简单粗暴又变化无穷。
一,规模
规模大就意味着震撼力。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面积为7140平方米,周围的看台座位少则两三万,多则八九万甚至10万,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为一场足球盛宴而山呼海啸地呐喊,声振寰宇,响彻云霄,体育运动的魅力在这种高亢的氛围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篮球呢?场地长28米,宽15米,面积420平方米,大小为足球场的1/17,周围看台往往只能容纳1万5千人左右。遇到NBA总决赛或者奥运会决赛这种重量级比赛,看台上也能爆发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但是跟足球场相比还是差点意思,如果篮球赛的呐喊声像跑车,足球就像是巨型游轮。
然后是赛事的规模。最直观的对比,就是足球世界杯和篮球世界杯。
足球世界杯每四年一届,每一届的周期长达三年,从预选赛到世界杯决赛圈,是一场浩大的马拉松般的战役。亚洲由于地方众多,光预选赛甚至都要分3个阶段(资格赛,40强赛,12强赛),三年的预选赛,参与的球队之多,参赛范围之广都是世界罕见的。
可以这么说,足球世界杯就像一场超强台风,所到之处席卷一切那,把全世界有人的地方都几乎调动起来参与到这么一场足球盛宴当中,实力不强的地方拿到世界杯入场券可以夺冠般庆祝,举国欢腾,可见足球的疯狂程度。
篮球世界杯,以前叫篮球世锦赛,为了蹭足球世界杯的热度,篮球正在向所有方面向足球靠拢,比如名字改成篮球世界杯,参赛球队从24支扩充到32支。
2015年之前,篮球世界杯是和足球世界杯同一年举办的,但是影响力完全被足球世界杯所掩盖,2015年国际篮联在国外开了一个会,把举办时间改成了单数年,于是14年篮球世界杯举办完之后,一直到2024年,才有了下一届世界杯。
即便是跟足球世界杯的年份错开,篮球世界杯的影响力也无法跟足球相提并论。
二,流畅性
足球的流畅性远远强于篮球,可以这么说,在比赛流畅性这一点上,足球是超越一切的存在。
作为经常看足球的球迷,如果站中立角度看一场足球比赛,最讨厌的就是拖延时间战术。弱势的那一方只要领先,一旦采用拖延战术,各种卧草,抽筋儿,犯规,把比赛节奏剪得稀碎,就会严重伤害比赛观赏性和流畅度,这种low级了的战术简直让人抓狂。
而且,水平越低的比赛,卧草战术就越常见,水平越高的比赛,流畅性就越强。高水平职业比赛中,裁判的影响力尽可能压缩到最低,几乎没有存在感,如果不出现把人绊倒强行中断比赛的犯规,裁判一般是不会出现的。
但是篮球无法做的这一点,打打停停已经成了常态,篮球裁判的存在感太强,就像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一样,甚至比赛越焦灼越到关键时刻,裁判的角色份量越重。暂停,犯规,罚球,已经完全把比赛过程碎片化了。
一场足球赛90分钟,加上半场之间休息15分钟,伤停补时,比赛打完大概需要2个小时。篮球比赛的净时间只有48分钟,但是比赛打完也需要大概2个小时,暂停的时间比比赛时间还要长。
足球比赛,就像是一副按部就班播放的电影,播放时间90分钟,你需要目不斜视,集中精力,摒心静气地观看感受,才能把电影里扣人心弦,高潮迭起的故事欣赏完毕,而很多时候故事的结局,往往藏在电影的最末尾。
篮球比赛,更像是欣赏一张一张的卡片,每张卡片都代表着一个时间断面,你可以一张一张拿起来看,也可以一次拿三张,或者五张,你可以每隔三分钟拿一次,也可以每隔五分钟拿一次,这些时间段面组合到一起,就是整个篮球比赛的过程和结果。
其他比赛,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这些一局一局拿分的项目,就更不能跟足球相比了。
所以有时候看足球比赛,当支持的主队落后的时候,会感觉时间比平时快了N多倍,犹如看一场虐心电影,当你沉浸在剧情中的时候电影已经播完了。
巴萨最巅峰的2011—2012赛季,半场结束经常一分钟也不补时,时间一到裁判扫兴地立即吹哨,因为比赛太流畅了而且几乎没有犯规。
流畅性是一种极致的感官体验。像《三体》第二部里边的水滴一样,外形完美,晶莹流畅的固态液滴,用精致的唯美消弭了一切功能和技术的内涵,表现出哲学和艺术的空灵与超脱……
而篮球那繁琐到极致的规则,是制约比赛流畅性的罪魁祸首。
三,悬念性
足球比赛的爆冷机会,远远高于篮球。
爆冷指的是弱队战胜强队。在篮球场上,如果双方实力差距是30分,弱队几乎没有任何爆冷的机会,双方再打100场也是强队赢。
但是足球不一样,每一届世界杯都有黑马诞生,弱队战胜强队的情况经常出现,这就让比赛充满悬念,弱队如果战术得当,大比分击溃强队也是有可能的,就算是饱受诟病的国足,也曾经1:1逼平过国外,3:0击败过国外,1:0击败过国外,1:0击败过巴西(土伦杯)。
竞技体育的悬念性是体育最大的魅力之一,悬念意味着不确定性,强队称王称霸是家常便饭,弱队连克强敌实现草根逆袭也时有发生,但是篮球真的做不到这一点,篮球比赛的实力差距太过分明,阶层固化太过严重,这也是篮球世界杯吸引力不如足球的新的原因之一。
四,几何美感
足球有各种阵型,让人联想到遥远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篮球也有阵型,但是相比足球太简单。
大家可以回忆回忆,最无聊最没有技术含量的足球比赛或者篮球比赛是什么?是小学操场上一群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小孩在一块玩儿的比赛,你只看到一群人乌泱乌泱地追着球跑,球像被惊吓的小狗一样满场乱窜,后边跟了一堆人,毫无配合可言。
但是到了初中或者高中,经过了体育老师的一番指点,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有了一定基本功,懂得配合,比赛就变得好看起来了。因为大家学会了站位,学会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明白了自己的任务,有了阵型,也就有了配合,有了逻辑和内容。
不管足球还是篮球,最佳的观看位置就是出镜时候摄像机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场上细节尽收眼底,比赛内容,球员动态直观,立体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篮球比赛有一个问题。
作为观众,不能离蓝球场太近,如果近到场边主教练嘶吼咆哮的位置,就等于失去了上帝视角,比赛精彩程度大打折扣,但是也不能离得太远,如果离球场太远,球员的所有精湛的技术动作就会被距离完全抹去,细节被忽略,球员变成了一个个的点,很多点连成一片,比赛又变成了一群人乌泱乌泱追着球跑的奇怪的运动……
所以观看篮球比赛的视角,最佳的距离和角度就是看篮球出镜的那个视角。
但是足球,这个场地比篮球场大17倍的运动,最大限度地弥补了这个缺陷。
足球跟篮球一样,如果是个业余观众,站在场边主教练的位置观看就是一种煎熬,观赛的视角需要不断往远处移,一直移到属于足球的视角最佳临界点。
在这个临界点上,场上22名队员也变成了一个个移动的点,你勉强可以通过球员的动作判断出他们是谁,球员们施展的小技术,小花活儿也会被距离抹去。
但是,足球场上的最高级技术—带球过人,观众却能看得很清楚,甚至距离越远过人就显得越神奇而不可思议。所以,一个白点(足球)在22个点之间像精灵一样快速左右移动,上下翻飞,把22个点形成的矩阵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后通过进球多少决定出胜负。这就是足球独一无二的几何美学。
作为国足伪球迷,曾经姚明的粉丝,窃以为足球篮球是所有体育运动中最有魅力的运动,但就精彩程度而言,足球是最有魅力的体育运动,篮球排第二。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就是我们足球水平很差,但是却有一个看起来无懈可击坚不可摧的理由——我们人不踢足球。
我们人确实不踢足球,足球在我们的普及程度很低,但是篮球在我们普及程度极高,个人感觉它已经盖过了国球乒乓球,最遥远偏僻的山村小学,操场上也会立有篮球架,然而我们男篮的水平远远低于篮球在我们普及度应该取得的成就。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