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单实体店主

始祖单玉迁寿六百载繁衍近万人

北单实体店主微信:av616X4

营里镇北单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营里社村东12公里,该村东邻七里庄村,南邻南单后村,西邻北宋家庄子村,北邻北陈村。现有单、陈、袁、刘、张、徐、孙、王、耿、孟、李、崔诸姓。

据北单村《单氏族谱》记载:该村单姓始迁祖单玉,河南固始县人,明朝洪武年间,迁居寿邑北部弥河下游立村,时名单家。至隆庆二年(1568年),弥水泛滥,六世祖单钦北迁,另立村庄,名曰北单,原村遂改称南单。

2024年5月4日,记者来到距寿光城区40公里的北单村,单氏22世族人单建泉、单永富,23世族人单宝强对照单氏族谱向记者介绍了北单单姓渊源及迁徙寿光后的发展分布等情况。

渊源逨盘铭文诉说单氏家族辉煌历史

单永富告诉记者:“据族谱记载单姓源出于姬姓,周成王封少子姬臻于单邑(今河南省孟津县),其子孙均以该地名单为姓,并尊称姬臻为得姓始祖。然据2003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考证,单姓得姓始祖比单臻更久远。”

记者依此线索了解到,当年出土的这批青铜器中有一件是被誉为“中国第一盘”的西周逨盘,盘内底铸有铭文21行,372字。其铭文对单氏家族历史研究具有非凡的意义,对西周王室的变迁和年代世系也提供了宝贵史料,首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载的西周诸王名号。

“丕显朕皇高祖单公,桓桓克明慎厥德,夹召文王武王达殷,膺受天鲁命,匍有四方,竝(并)宅厥堇疆土,用配上帝……”据了解,西周逨盘是单氏家族的单逨在接受周天子册命后,为彰显天子宠爱和家族荣耀故而铸造。铭文记录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从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读铭文可知,单高祖曾辅佐文王、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在整个周王朝期间,单氏均为重要的公侯成员。

迁徙始祖单玉先居七村营后立村寿北

“始祖单玉原籍河南省汝宁府固始县,明洪武初年,先迁寿邑城东七村营,不久后,一路北下来到弥河下游今南单村处立村,时名单家。”《单氏族谱》记载,明隆庆二年(1568年),弥水泛滥成灾,六世祖单钦北迁一里许,另立村庄,名曰北单。

清嘉庆《寿光县志》有关于“十城九台”的记载:其中所谓十城是斟灌城,纪城,益城,王胡城,丰城,牟城,乐城,乐望城,盐城,七村营城。经考证,谱中所提七村营旧址即现在的圣城街道东七村。

为查明始祖玉公来历及当年北迁之谜,单氏族人曾拜访我市文史专家孙仲春。经求证,单氏始祖单玉为避战乱和灾荒,元末明初由河南固始县移民到寿光的说法是可信的。

孙仲春表示,单玉到达寿光后先居七村营后又迁单家(今南单村)的原因是,当时外来户惯例都是先到土地肥沃之地落脚,但好地都已有主,且又无荒地开垦。明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出安民告示,规定流民可在居住地安家落户,耕种原有熟地者三年不纳粮,开垦荒地者终生不纳粮,并发给种子。所以,玉公当年应是见七村营无地可垦,才选择沿弥河北下,以寻求更长足发展。

分布生生不息分迁数十村繁衍近万人

“我们北单村单姓占全村人口约九成,3000人左右,南单村单姓有2000人左右,加上这些年迁居寿光各村和包括东北在内的单姓外迁人员,寿光单姓自明初玉公迁居以来至今繁衍近万人。”单永富介绍,始祖单玉当年迁居寿北立村后,不畏艰难,勤劳创业,使家族日益兴旺。

繁衍生息中单氏后人,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发展有不少人向外迁居,目前已知分布在寿光圣城街道西石

村、西玉兔埠村、曹家庄、北关村;古城街道顶盖村、单家庄村;洛城街道芦家庄子村、刘家村;孙家集街道达字刘村;羊口镇单家庄子村、郑家庄子村、杨家庄子村、营子村、杨家围子村;营里镇鹿家庄子村、周家庄子村、北陈家村、李家营村;上口镇南半截河村;田柳镇前王家庄子村等20余村庄。其中,以寿北村庄居多。现属潍坊滨海的大家洼街道驾屋村、园子村、南陈村、石桥村、郭李央、郝家呈子、河套村、新兴村也有不少迁往的单姓族人。

关于驾屋村的村名有这样一个典故:明崇祯年间,单儒豹由北单迁此立村,时名安合庄。村北有个王母娘娘庙,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被大海潮淹没,人们将其“老母娘”驾移到安合庄,由此更村名为驾屋。

续谱数次续谱清康熙三年首创

北单足球官网app_北单_北单竞彩官网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

寿光北单单氏族人历来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多次续修族谱。据记载,《单氏族谱》始创于清康熙三年,后于雍正初年、光绪初年和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进行过续谱。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左右各分支曾分别续修支谱,至“文革”时期,各家保存的家谱多数被焚烧,幸有单氏云奎留存一份。

单永富告诉记者:“北单村《单氏族谱》现存最早的是云奎公收存现传至本珠处的族谱。据考证,该谱乃清朝末年(1900年)所续,族谱无序言、无跋、无续谱日期,经考可能是一草稿。幸有单本安带领单氏族人,2006年,历经六载,修补了古谱,并汇集历代族人创建的支谱的基础上,再次续建了单氏新谱。”

“自2006年至今已15载,适逢盛世,单氏子孙繁衍日盛,人才辈出,旧时流落在外地定居几代乃至十几代失考,现返村寻根问祖者甚多,亟待补续。”2021年是北单《单氏族谱》最近的一次续谱。这次续谱,列出了关于重修族谱的几个问题,关于重修族谱的原因为:“2006年的续谱,因是新建族谱,加之家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续谱时标准不统一,且续谱人员经验不足等,导致族谱有许多不足之处,急需修正。此外,有族人单本安作坚强后盾承担全部费用,又有上次续谱还健在人员的支持,激发了族人重新续谱的热情。”

关于单氏行辈排字的说明是:“相传,寿光单氏与高密单氏同宗,共用单氏行辈排字即‘祜传昭际亦既联,葆体徯余人具旃,胥今慕式心于兹,弥睦与协勿自施,原引普肖亘由而。’此排字系高密十二世进士单畴书题,距今300余年,南单清乾隆年间举人单湘客在谱序中也题写了此35字,与高密单畴书所题一字不差,我们北单单氏与他们同为一族,公用行辈排字已是多年,无需置疑。”

关于寿光单氏与高密单氏的情缘之说:“高密单氏十四世祖可基是进士出身,他与弟弟可垚均历任过知县等职,他们曾到寿光北单村访族兄慕衡并留诗,曾给寿光北单单氏第十四世祖汝珂之母丁老太君赠送过节孝条屏,落款、署名可基、可垚及族侄,另外在北单的古谱中还有关于寿光的汝珂与高密可基联系合续谱的记载。可见,高密和寿光的始祖,很可能有较近的血缘关系,总之高密的可基、可垚,寿光的慕衡、汝珂皆为同一辈乃十四世人。”

寻根血脉相连二百年后的认祖归宗

采访中,单永富还向记者讲述了迁居外省的单氏族人回寿光认祖归宗的一件事。2017年6月,来自东北辽宁的单姓族人一行8人千里迢迢来到寿光北单村寻根。他们驾驶两辆车,从沈阳经大连乘船到烟台,再从烟台到寿光,用两天时间赶到祖籍寿光市营里镇北单家村。

虽然一路奔波,但当他们到达祖居地时感到无比欣慰。北单村族亲更是进行了热情接待,双方还将各自家谱进行了核对,并从北单的族谱中找到了东北单姓的始祖单鸣凤离家闯关东的根据,核准了东北来寿光人员的辈分,对家谱辈分的排序进行了对比。

据介绍,寿光单氏家族辽宁的这一支派,始祖单鸣凤(祜字辈),在《单氏族谱》中排行16世,其父单修伦育有三子,长子名(鸣)凤(东北单氏始迁祖),次子名德,三子名杰。约清朝中期,鸣凤公为谋求更好生计,携妻杨氏与两名幼子闯关东,后杨氏又生一子。他们一路逃荒,最终到达辽中县倒墙村定居。鸣凤一支自迁居东北,至今繁衍十世,共计300余人。从清中期单鸣凤迁出北单,到2017年他的后裔再回北单,跨越200年的寻根,是血脉亲情最好的见证。

这次寻亲,外迁辽宁的单氏族人虽然没找到始迁祖鸣凤公当年离家闯关东的历史资料,却证实了是寿光单氏的支派。交谈中,寿光的单氏宗亲嘱咐他们要把族谱中断档的部分衔接起来,把空白处填补上。最后,寻亲团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祖籍地,踏上了返程之路。

近年来,东北三省来北单村寻根问祖者甚多。2023年秋,清朝举人单清选的后人单金荣从吉林省吉林市来寻根问祖,他来时携带着一份北单人在吉林的族谱,记载着1840年前后迁居吉林的北单单姓族人,具体世系和人员情况两地族人正在进一步考证。

古庙明代始建守护一方百姓安宁

“我们村的古庙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几百年来守护着我们这一方百姓。”采访完单氏家族的渊源历史,在单永富的引领下,记者还来到了北单村的古庙——清香寺。

清香寺又叫菩萨庙,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距今已有446年的历史。据记载,历史上的古庙先后经历清朝雍正七年(1730年)、光绪八年(1882年)、民国二十三年(1935年)三次重修。

岁月变迁,时代更迭。至2006年时,北单古庙早已破败不堪,每当下雨天,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急需再次进行重修。为保护民间历史文物古迹,延续传统文化,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社会各界也踊跃捐款,对古庙进行了修缮,古庙的正殿、偏殿全部复原了70多年前样貌。

走近古庙,记者看到庙的大门平台前方屹立着一对威武的石狮,门额之上书“清香寺”三字。平台周围的石栏上,雕刻着八仙过海图案,大门东西两邻的偏殿内,供奉着泰山老母和土地正神。古庙正殿里供奉着多尊菩萨神像,正殿墙上挂着二十四孝图。走出正殿,院子中影壁墙上有一小殿,供奉着韦陀神,民间有他与观音“对面夫妻”的传说。

村委工作人员介绍,每月的初一十五,北单附近的村民都会来庙内焚香祈福,每年农历二月十九的北单庙会,也一直延续至今。

■本报记者张文志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