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2日讯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青少年校园足球综合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下一步,山东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育人环境,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畅通的成长路径。
一是体教融合“一盘棋”,打造协同育人新格局。校园足球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体育。我们将持续发挥好教体双方月度会商机制,每年统一制定并共同发布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日历。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不同年龄段相衔接的高水平足球队,广泛推动“名校办名队”。支持各地依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市县级青训中心,计划到2030年实现全覆盖。支持高校与职业俱乐部、省优秀运动队共建专业足球队。
二是推广普及“一体化”,激发校园足球新活力。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分学段一体设计足球教学训练指南,把足球纳入中小学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后延时服务,推动中小学校普遍成立足球兴趣小组、社团或俱乐部。推动高校开足上好足球课,鼓励幼儿园开展足球趣味活动。高质量建设3000所左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快乐足球”志愿服务、公益足球赛等活动,推动男女足协同发展,校校有队、周周有赛、人人参与,激活校园“绿茵梦”。
三是人才成长“一条龙”,畅通升学发展新通道。为解决“12岁、15岁退役”难题、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鼓励各地建立小学、初中、高中校园足球人才“一条龙”升学体系,允许小学、初中校队成员在县域内、市域内成建制升学。有序扩大体校与本科高校“3+4”贯通培养规模,探索普通高中、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贯通培养试点,为热爱足球运动的孩子打通成长“立交桥”。
四是赛事体系“一张网”,搭建竞技育人新舞台。将校园足球赛事串点成线、连线成网,建立覆盖全学段、贯穿全学期的赛事网络。构建以“省长杯”足球联赛为引领,青少年足球联赛、特色学校联赛、“体彩杯”足球比赛为支撑,国际、区域邀请赛为补充的“1+3+N”校园足球赛事体系。创新“周中主客场制”、打造“最美主场”,让比赛回归校园,让校园赛场成为育人主阵地。
五是政策保障“一揽子”,强化资源要素新支撑。进一步畅通优秀退役球员入校任教渠道,探索建立优秀足球教师、教练员区域共享机制,每年培训骨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不少于1000人次。在社区、公园建设小型多样足球场地,积极推动社会场地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强化数智赋能,打造省级校园足球信息化管理系统。
闪电新闻记者 孙伟 报道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