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Q队长
前段时间为足球报做列五中学校园足球的稿子,对原来的全兴双林合作模式有所了解。四川全兴已经渐行渐远,我们要了解当年的情况已经比较困难。综合多位当事人的回忆,Q队长勉强拼凑出了全兴双林的历史轨迹。
感谢采访中给予帮助的:李梅、于乐、吴光平等老师,罗晓维、刘宇、兰廷刚、龚德云、王鹏等足球工作者。
1998世界杯前全兴双林队赴法参加猎鹰杯,右二朱德全,左二刘宇,左三谭望嵩
现在的成都列五中学,是原来的成都列五中学(原成都第五中学)和成都双林中学于2002年合并而来。双林中学伴随职业甲A联赛几乎同时起步和职业俱乐部合办后备人才基地,也是现在成都列五中学足球项目的源头。
成都双林中学建校于1992年,建成后就是一所成都市教委直属的高完中,也是当时成都市第二所全面改制学校。学校有灵活的办学政策,重要的是拥有人事自主权。当时,新建的双林中学设施完备,拥有天然草皮的标准足球场。双林中学建校后,四川足坛名宿、80年代国脚朱平的父亲朱德全教练就带着他在南光子弟小学等地招收的孩子们在这里进行足球训练。
1993年11月8日,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成立,当时的俱乐部总经理是叶春泉(篮坛名宿、时任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大球系主任),副总经理有李英璜、罗晓维、郭波卡、王茂俊。次年揭幕的首届职业甲A联赛中,四川全兴掀起了黄色旋风。同时,俱乐部也开始认真考虑球队的梯队建设。
2001年全兴梯队参加青少年超级赛,后排右二罗晓维
罗晓维说,全兴俱乐部和双林中学能够合作成功,离不开当时成都市政府朱永明、吴平国两位市领导的关心帮助。
罗晓维回忆,“当时四川全兴还没完全和省体委脱钩,成都全兴酒厂这边还只是按年给赞助款。我们还是计划经济的做法,全兴二队按照体委给的编制只有20个名额,要完善梯队肯定是不够的。当时我们想了和成都市的中学合作共建全兴梯队的办法,最早去找一家老牌的足球传统校,但是这家学校场地划了一部分出去开电影院,剩下的场地太小,于是又联系双林中学。”
双林中学王明胜和侯德基两任校长都很支持在本校开展足球运动,愿意本校成为职业足球青训基地,不过需要全兴俱乐部方面协调成都市政府方面的关系。罗晓维说:“我就着手去办这个事情。这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很好地机会——四川全兴客场和广州太阳神比赛,当时的成都市常务副市长朱永明出差到广州,也抽时间到场看比赛。比赛后,我向朱副市长汇报了俱乐部打算和学校合作共建后备梯队的规划,他很支持。”
回到成都后,朱永明又介绍罗晓维去找成都市政府当时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吴平国。在朱永明和吴平国两位市领导的关心协调下,当时成都市教委给双林中学特批了每年18个足球特长生的特招名额。
小队员们穿全兴双林球衣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二排左一为侯德基校长
1994年秋季开学,四川全兴双林中学青训基地开始运转。俱乐部每年给双林中学20万经费,作为球员、教练的训练补贴和部分参赛费用;同时委托朱德全教练全面负责全兴小球员的训练工作,四川足球名宿兰廷刚、龚德云两位教练也在这里协助朱德全工作。
兰廷刚原来是四川省足球队运动员,退役后分配到四川省体委下属的体育杂志社工作。但是,兰廷刚还想做足球方面的事情,所以到了双林中学做全兴梯队教练工作。那时候年富力强的兰廷刚是双林中学全兴梯队负责训练的主力,他回忆说:“刘宇、谭望嵩他们这批,我从他们9岁还在小学时候就开始带训练,他们到五年级时候出去打比赛。后面还有'86、'87年龄段的,就是谢可谅他们这批。那时候我的工作关系还在省体委杂志社,当时每天从杂志社下了班去双林中学带队训练。每天的训练都是两部分:先带小学生训练,他们放学早,开始带的是'83到'85这批。小学生训练完了,差不多五六点钟,再开始带初一的孩子训练。训练结束,基本上就七八点钟了,我再骑自行车回家。”
兰廷刚还记得,在朱德全教练带领下,自己和龚德云教练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招收小球员。“四川全兴要组队打青少年比赛、‘小甲A’这些赛事,都是安排我们去踢。第一批队员有唐威、秦川、吉鸣鸣、罗童、钱江等,李晓峰带全兴二队的时候,唐威他们这批都选进去了。但是各种原因,这批孩子都没有打出来……翟飚带二队的时候,刘宇、谭望嵩、干颖波他们这批被选入,出来了几个好球员。”
1998年下半年,成都市足协邀请兰廷刚和龚德云两位教练过去工作,两人都离开了双林中学。兰廷刚在成都五牛队当助理教练和预备队主教练,龚德云担任守门员教练。现在兰廷刚和龚德云都已经退休,退休前兰廷刚帮助成都市足协搭建起女足各级梯队。退休后,兰廷刚还在市足协协助进行男足选材工作,自己还要参加60岁到94岁年龄组的老年足球比赛。“没有足球的日子,就去龚德云指导的观岭打高尔夫。”
后排左三龚德云、左四兰廷刚
从1992年建校到2002年与列五中学合校,双林中学经历了王明胜和侯德基两任校长。这两任校长都很重视足球工作,保持了和俱乐部的合作关系。
和俱乐部共建梯队基地开始,双林中学就安排体育教研组的李梅老师协助进行足球青训工作,她主要是负责这些小球员的学习生活管理,担任班主任。后来,双林中学还特地安排了石晓波(西南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老师担任专职足球老师,一方面配合朱德全等教练工作,另一方面推进本校的足球运动。
李梅老师的印象里,“1992年双林中学建校,1993年朱德全教练在这里带队训练。双林中学开始是和省足协合作,其梯队在双林中学学习、训练。和全兴合作后,第一批球员有唐威、罗童、吉鸣鸣,我给他们当过班主任。带训练的教练除了朱德全指导,还有兰廷刚、龚德云两位教练;学校这边也配备了石晓波老师配合。朱德全教练他们负责全兴梯队,不管学校的球队;学校的球队是石晓波他们带。”
和罗晓维一样,李梅老师对当年孩子们的训练和学习安排都记得很清楚。“记得朱指导他们选拔的全兴梯队球员,开始单独一个班,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晚自习补下午的课,他们学习成绩都好。”
罗晓维说:“孩子们进步很快,也打出了影响力。前面没有谈成合作的那个学校搬迁新址有了大场地后,还找我们想再复制双林中学的模式。我说俱乐部没这么大财力,只能搞一家。”
全兴双林培养的第一批球员有唐威、秦川、吉鸣鸣、罗童、钱江等,当时他们成长很快,第二年小队员们就在双林中学校长侯德基、全兴俱乐部副总经理罗晓维、教练兰廷刚带领下出访美国进行比赛和交流。可惜的是,这批球员因为伤病等原因,都没有在职业赛场上站住脚。他们中的不少人后来考上了大学,在其他行业大展身手。最早从双林中学走出来最终在职业赛场上有所作为的,是第二批队员:刘宇、谭望嵩、干颖波……
2000赛季,主教练米罗西带队员到双林中学。前排左二是李梅,二排右一是石晓波
2005年1月朱德全教练一怒斥实德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2002年2月21日,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转让给四川大河投资有限公司,重组为四川大河俱乐部,四川全兴成了历史名词。同年,成都列五中学(原成都5中)和双林中学合并,合并后学校名称为成都列五中学,原双林中学校区现在是列五中学高中部。
一年后,四川大河再度重组,名号改成了四川冠城。四川全兴改组为四川大河的时候,双林中学和四川大河签订了一份协议:从2002年5月12日到2005年5月11日,双方的青训基地合作模式和当初全兴时期基本一致。据朱德全教练当年介绍,列五中学向四川冠城共计输送了44名梯队球员,其中有赖力等多名国少国青球员。
但是2004年1月后,四川冠城再未支付费用,朱德全教练为此在2005年1月约见当地媒体曝光了此事。“全兴双林”模式运行了十年时间,最终划上了不圆满的句号。
上月在列五中学采访的时候,听学校球队教练王鹏(他也是当年全兴双林梯队成员,和刘宇是队友,现在列五中学执教)说,一月中旬是朱德全教练90岁生日,他带过的弟子们正在联系给老爷子庆生。
在此,祝朱德全老教练生日快乐。
北单在那里买请加店主微信:av616X4